人們在使用即時通訊社交軟件時,有些人愛用語音聊天,但如果在公共場合,如在地鐵里,就會影響他人而有所不便。如果對方的普通話比較淮確,其實是可以把語音轉變成文字,準確程度非常之高,基本不會影響交流與聊天。
一些自媒體作者,為了簡化寫作的強度,一些人從語音素材中通過軟件而轉化為文字,再通過自己后期的修改,就可以作為文章在平臺發表,大大地提高了創作的效率,也體現了人工智能的進步之快。
有一天發現自己在平臺發表的文章,旁邊竟然出現“播報”兩字的按鍵,點擊進去,發現自己的文章可以用語音播報。
自己的文章的瀏覽量并不高,平臺能夠再次通過語音播道的形式推出,猜到是人工智能合成的吧,直到發現文章中的錯別字,而語音播道還是按照錯字讀出,就可以肯定這是人工智能了,不過發現這項文字合成語音的人工智能,技術水平可謂很高,令人贊嘆。
無獨有偶,人工智能合成的新聞主播,在第五屆互聯網大會上,首次公開與大家見面,據人工智能新聞主播的“自我”介紹:“我是今天剛入職的人工智能中文新聞主持人,只需要提供給我文字,我就能像真人主播一樣播出新聞?!彼怯尚侣劽襟w與搜索引擎公司聯合推出的,是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合成的中文新聞主播。
通過提取真人主播的新聞,播報影片中的聲音、唇形、表情動作等特征、以及深度學習等技術、聯合建模訓練而合成的。
完全克隆真人的人工智能合成的新聞主播,具備了和真人主播一樣的播報能力,但人工智能合成的新聞主播從來不用休息,具有人臉識別、語音合成以及深度學習等多項人工智能技術,還能用無數個身份,同時在不同的現場播報各種資訊。
將來,合成新聞主播會精通中英語報道,肩護起“聯接中外,溝通世界”的使命。媒體報道說,這次是人工智能技術在模仿人類領域的一個新突破,可以提高新聞制作的效率,降低制作成本。
以后我們除了能讀到人工智能合成的文章,還有機會觀看人工智能合成的主播播報的新聞,這些人工智能合成的資訊,長遠來說能否有市場?傳統的媒體會不會受到沖擊?你對這些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有什么看法呢?